雙重身份的當事人積極履行達和解
2022-04-02 12:58:39
來源:法制周報 | 編輯:李林俊 | 作者:謝貝 | 點擊量:15578
法制周報訊(通訊員 謝貝)近日,湖南省屈原管理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巧妙和解一案。源系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因被執行人未按期履行生效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申請執行人向本院申請強制執行。該案經執行立案后,多次致電被執行人劉某但無人接聽,后依法對其進行電子送達,并依法對其名下財產采取強制措施。
執行過程中,執行員發現被執行人劉某系另一起終本案件的申請執行人。正趕巧,劉某來到執行局,稱自己在法院幾百萬債權未被執行到位,現在卻因幾萬塊錢就將其微信賬戶凍結,希望法院給個說法,并積極對其申請執行的案件采取強制措施。
執行員聽聞立即出面接待,面對情緒激動的劉某,執行法官先將其申請執行的正處于終本狀態的案件情況再次跟劉某說明,原來作為申請執行人的劉某申請執行的被執行人系屈原管理區早年已停產停業的公司,該院已凍結該公司名下賬戶,其名下唯一的土地也被該院輪候查封但無處置權,又無其它可供執行財產,導致該公司的多個案件依法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執行員告知劉某以上兩案屬于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作為兩案的不同身份當事人,接觸到法院對被執行人的強制措施是相同的,絕無“特殊”待遇。經執行員耐心解答,劉某表示自己作為被執行人的案件需要時間去籌集資金,并且無法一次性將執行案款履行完畢,請求法院組織調解。后經執行員與申請執行人張某溝通,明晰釋理,最終雙方握手言和,達成執行和解。中午1時許,劉某才將執行案款支付至法院執行款專戶。
法官言:該案被執行人劉某在法院有雙重身份,能夠全面的了解法院執行工作,并積極履行,該做法值得提倡。也請廣大人民群眾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借款并按時還款,勿碰法律紅線,不踩法律底線。
責編:李林俊
來源:法制周報